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始建于2002年,目前有计算机、电子工程、人工智能三个系,以及实验中心、数据工程研究院。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电子信息工程、通信工程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、数字媒体技术、信息安全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人工智能等8个本科专业,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983年开始招生,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993年开始招生。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信息与通信工程、软件工程、网络空间安全等五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,拥有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,下设计算机技术、通信工程、软件工程、集成电路工程等四个方向,其中计算级应用技术硕士点1998年开始招生。学院现有研究生900余人,本科生2800余人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171人,其中教授36人,副教授62人,其中,专任教师154人,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2人,占73%。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、国家特聘专家1人、青年北京学者1人、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、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2人,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,北京青年教学名师1人,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、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人、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人、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、北京市师德标兵1人,北京市高层次人才3名、北京市优秀育人团队2个、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7个、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,多名教师被学校授予先进工作者、师德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。
学院秉持“德育为先,育人为本”的教育理念,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,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强和工程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,积极改善实验平台和拓展实训基地,不断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,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,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断加强,培养质量不断提高,质量工程建设硕果累累,近年来,学院在省部级育人平台建设方面,获评国家级综合工程训练中心1个、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、国家级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1个、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、北京市大学生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;在专业建设方面,先后获得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建设点3个,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、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、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1个;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,先后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或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、北京市优质课程/教材(重点)5部、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,二等奖4项,北京市教学改革重点课题2项。其中,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等三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。
学院积极开展科研活动,先后获批大规模流数据集成与分析技术、节能照明电源集成与制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,中宣部出版局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“CNONIX国家标准应用与推广实验室”1个。目前,学院拥有云计算中心、知识工程、智能信息系统三个校级研究所。近年来,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基金等纵向课题百余项,年科研经费近4000多万元。目前,学院在大规模流数据处理与分析、遥感数据处理、微纳技术、知识工程、人工智能、分布式信息处理、图像处理等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成果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,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多项,多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。
一直以来,学院始终坚持“全员育人,全方位育人,全过程育人”的教育理念,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,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优良学风的培养,管理严格,教学严谨,2007、2014、2016年学院三次被授予“北京高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”,2017年被授予北京市高校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同时,学院生源质量不断提升,毕业生基础扎实、综合素质高、学风良好,每年有30%以上的毕业生考取清华、北航、中科院、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研究生。
学院重视实践人才培养,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电子设计大赛、程序设计大赛、动漫设计大赛、集成电路设计竞赛等多项科技活动,以竞赛促学风,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。于此同时,学生每年在参加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、全国及北京市电子设计大赛、CCF软件能力认证(CSP)、北京市集成电路设计大赛、全国信息安全大赛、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科技赛事活动中,收获颇丰,年度学生获奖超过年均超过500人次。
学院重视国际交流和合作,与英国、德国、美国、俄罗斯、澳大利亚等国的多所大学开展了联合办学和学术交流,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。如“3+1”和“2+2”本科双学位项目、“3+2”本硕连读项目和“3+1”硕博连读项目等,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
(2023年10月更新)